cover_image

最后50天!华理在等你!

华东理工大学
2025年04月18日 12:33

5

0


全力以赴 不负青春



图片

给你看华理操场星轨

愿日夜兼程逐梦而上的你

在最美的年龄

为最纯的梦想

尽最大的努力

书写出滚烫青春里

最沸腾的一章

图片
图片

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我们在华理等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蝉鸣渐起,槐荫愈浓

高考的钟声已敲响

此刻每寸光阴

都蕴含着破茧的力量

学长学姐送来祝福

愿考生保持勇气、全力以赴

卫云洁

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

翻出高三的日记本,仿佛又闻到了那年夏天试卷油墨的味道——清晨五点半的闹钟,课桌上摇摇欲坠的习题集,晚自习后操场上背单词的身影……那些咬牙硬扛的日子,现在回望竟成了青春最闪亮的勋章。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或许你也会为模考成绩感到沮丧,对未来的选择感到迷茫。但请坚信,走到今天的你,早已是人生的勇士。那些晨光熹微时背诵的篇章,深夜台灯下反复钻研的难题,还有那本写满心血的笔记,都在悄悄织成一张网,兜住你所有的忐忑与期待。高考考验的不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心态的坚韧与坚持的勇气。请记得:你已手握利剑,只需从容前行,便能披荆斩棘。

高考,不是人生长跑的终点,无论结果如何,这段全力以赴的时光终将成为照亮未来的光芒。愿你在考场上落笔生花,走出考场时步履轻盈,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图片


潘 岩 

国卓学院2022级本科生

与其他天赋型选手相比,我更多的是踏实努力。在尝试了多种方法之后,最终找到了我最合适的办法。

首先是积累“总结性”记忆,“总结性”记忆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个知识点,内容可以是平常忽略但考到的冷门知识,也可以是适当的拓展或者易错点分析,在高三高压环境下这个办法很实用。

其次是“错题本”,有用的人自然觉得它有用,觉得意义不大的就当做完成任务好了,但得积极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方法。

图片


张辰雨

 体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

长风破浪处,青春正扬帆。愿大家笔下涌起千堆雪,卷上铺开万里云。考场如战场,心定则志坚——那些深夜灯下的鏖战,清晨诵读的坚持,终将化作六月最璀璨的答卷。当然,高考不过是人生长河的一朵浪花,无论结果如何,你已是自己的英雄。且带着少年的锐气与从容,执笔如戈,落字生辉。我们在华理,等你们!

图片


吕泽龙

生工学院2023级本科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此刻的你们,或许正为梦想伏案疾书,或许因压力辗转难眠。作为曾穿越人生至暗时刻的“复活者”,我想说:高考是人生的一站,但绝不是终点。

准备高考的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光芒,始于黑暗中不灭的信念。你们笔下的每一道题、深夜的每一盏灯,都是为自己铺就前路的砖石。

愿你们笔耕不辍,心火不灭,把结果交给时间,把初心留给热爱。若备考路上偶遇阴霾,请记得:磨难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你坚持的终将成就你。加油!

图片


陆义杰

信息学院2024级本科生

晨光未露,你已执笔为剑;夜色深沉,你仍挑灯为帆。深涉题海,漫阅书山,你们坚韧化金石,亦有锋芒耀九天。云程发轫,万里鹏程初展翅;干霄凌云,千寻龙势欲腾空。趁年轻,趁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总要面高考而意气风发。执笔诗青春,铺卷展宏图,今日剑指考场,明朝笑揽星辰。少年气难得,为高考奋斗之勇气与志气更难得,你们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行久志弥坚,且将锐气化志气,奋斗趁年华。少年郎,慨而慷,拼战高考,捷报六月朗!我们在华理,候诸君佳音!

图片


皮皮琪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谈起高三,总是会听到这样的声音,“高三是一场与时间博弈的旅程”。但,请不要让倒计时困住视线——课间补觉时听见的鸟鸣、晚自习后月光拉长的影子,这些片段终会比分数更深刻。试卷可以揉皱,但别让勇气起皱:解不开的题教会你沉淀,失误的作文藏着成长的密钥。那些染着水果汁的笔记、晚自习和同位一起分享的零食、晨跑时踩掉的鞋带、晚霞中全班静默的凝视,都是抹不去的回忆。我的班头曾说:“高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没错的!在这个大好的二十左右岁的年纪,我们才刚刚开始!请相信,所有蛰伏都通向破土而出的清晨。祝高考顺利!

图片


小 维

学弟学妹们,关于心态调整,我觉得可以预留充足准备时间,去消除对考试未知的恐惧感,制定详细复习计划,让考前每天保持行动力。

在考场上可以闭眼片刻,做几次深呼吸,专注当下试卷内容即可。当模拟考失利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拿到试卷后,试着分析原因,争取在下一次中不在相同的地方失分。

希望同学们可以稳住心态,用最充分的准备面对考试,考出自己的真正水平,我们在华理期待你的到来。

图片


五十日

是晨曦与星光的接力

是笔尖与书本的共舞

是目标与理想的领航

相信一切的可能!

落笔生花!

圆梦今夏!

华东理工大学等你!



排版 | 华讯社编辑顾佳乐

视频 | 华讯社记者崔泽斌

海报 | 华讯社编辑沈璐

校景 | 华讯社记者吴若尘、陈俊轩、张嘉蕾

封面摄影 | 华讯社记者吴若尘




图片

推荐阅读

 图片

重大突破!华理在Science发表光伏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查阅

 图片

央视聚焦!华理"脑控机器狗"新突破!

查阅

 图片

天安门观礼!我们还登上了《新闻联播》

查阅

图片

投稿邮箱:newmedia@ecust.edu.cn


图片

点赞

收藏

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东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