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我校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时间:2021年09月28日访问次数:28

9月23日下午,我校以“百年荣光,逐梦起航”为主题,在奉贤校区体育场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9000余名本科生新生和研究生新生,分别身着中国红、华理蓝和金黄色的文化衫组成数字“100”,向建党百年献礼,为美丽校园注入新的活力。文汇APP、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科学网、上海科技报、周到上海、上海教育新闻网、第一教育、话匣子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原发报道。


【文汇APP】这所大学被称为“化学工程师摇篮”,校长对新生提出了四点期望

度过了报到期,华东理工大学9000多名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开学典礼。日前,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体育场,新生用他们的“青春物语”向建党百年献礼,为美丽校园注入新的活力。而校长和校友用他们的真挚期望给出了新生大学生活的指引。

以下为校长轩福贞的讲话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代表杜慧芳书记,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9011名青年学子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之际,成为华东理工大学这个大家庭的新成员!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解决当时困扰老百姓缺衣、少药等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国家加快布局和发展现代化学工业。1952年,教育部合并了当时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化工系,组建华东化工学院,也就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

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化工特色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华东理工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使命。华理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创业中起步、在勤勉中发展、在创新中跨越,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华理校训精神,走出了一条“顶天立地”的一流大学发展之路。

立地,是华理立校育人的根本,映照了华理人“勤奋求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鲜明特质。

承载着党和国家创办新中国“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的期望,华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大师、行业精英、治国栋梁,成就了新中国“化学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发展格局,学校主动谋划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碳减排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学科布局,积极推进多学科融合育人,着力打造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华理模式。

顶天,是华理兴学强国的担当,彰显了华理人“励志明德”、对标国际创一流的执着追求。

秉持“国家所需,华理所向”的信念,华理人勇攀科学高峰,在关键领域、行业卡脖子技术上下大功夫,创造了新中国的多项第一,如研制了新中国第一个彩色胶片、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第一个大型煤气化炉、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等。

面对全球科技生态重构、国际创新力量格局演变、新发展阶段“双碳”目标的挑战与机遇,学校以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契机,重塑生物制药、低碳能源等领域全链条创新,努力推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环华理校园科技创新带建设,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同学们,在中国2000多所大学中,你们选择了华理,在最美好的年华,与华理结缘。初入华理,同学们可能正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度过这段人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如何才能更好地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放飞人生的梦想?

这里,我有4点期望,跟大家探讨。希望同学们能够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向美而行,养才气、蓄底气、长志气、硬骨气,努力成为肩负历史使命、担当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栋梁之才。

希望同学们以勤奋锤炼品格之美,做有才气的时代新人。才气源自内在的才华,勤奋是塑造才华的唯一捷径。

在大学,希望大家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增长见识、开阔思路、涵养才气。这既要有“爱读书”的主动、“会读书”的本领,更要有“读好书”的理性、“善用书”的自觉,在精神空间里不断地汲取养分,收获自我的饱满、丰盈、自信和从容。

在大学,希望大家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保持独立思考,博学善思,才能不断提升人生意蕴,成就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

在大学,希望大家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身实践,在于加强体育锻炼,在于美育熏陶,在于劳育锤炼,更在于学以致用,传承弘扬“学在华理”的良好学风,成为“才气”横溢的华理人。

希望同学们以求实追寻科学之美,做有底气的时代新人。底气来自渊博的学识和求实崇新的科学力量。“求实”是华理人做事做学问的特质,蕴含着理性质疑、求索攻坚和坚守科学精神的价值因子。

在大学,希望大家葆有创新创造的魄力。“不日新者必日退。”大学生活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模式,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尝试新视角、新路径、新方法。

在大学,希望大家葆有求索攻坚的毅力。“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求实的路上往往布满荆棘险阻,需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进入学术研究的“深水区”、科技创新的“无人区”,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攻关苦战,化知识为力量,变潜力为实力,成就面向未来、引领时代的底气。

在大学,希望大家葆有求实求真的坚守。坚持科学态度,做真学问,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争做追求卓越的创新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成为“底气”厚重的华理人。

希望同学们以励志展现担当之美,做有志气的时代新人。志气是追求上进的决心、直前的勇气、成就大事的气概。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青年要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在大学,希望大家立大志。进入大学,未来之路才刚刚开启。树立崇高理想,才能坚定方向,不淹没于人潮,不迷失掉自我,不致于碌碌无为。青年志存高远,一个国家就有澎湃的动力,一个民族就有蓬勃的希望。

在大学,希望大家志远行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脚踏实地,树立好阶段性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以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激发行动的坚持。

在大学,希望大家始终保持韧劲。“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青春逐梦的过程是漫长、艰辛而孤独的,面对挫折和失败,需要激扬奋发有为的志气,保持阳光心态,将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持续奋斗的动力,在沉潜蓄势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勇筑“国之脊梁”,做“志气”坚定的华理人。

希望同学们以明德修持境界之美,做有骨气的时代新人。骨气是守持正道、刚强不屈的定力和操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大学,希望大家明爱国爱民之大德。习近平总书记讲,“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在大学,希望大家有守正守心之定力。“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作为新时代的菁英,唯有挺起精神的脊梁,坚守本心,在面对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与诱惑时,才能泰然处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在大学,希望大家持向上向善之状态。不仅注重学业学术的精进,更关注品德的修持,用积极向善的人格锤炼自己,永葆向上生长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使科学日新、人文日新、道德日新,做“骨气”充盈的华理人。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穿越世纪风云,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新时代的你们青春正好。仰望星空,内心才会凝聚向上的力量;脚踏实地,人生才能实现美好的梦想。希望你们在华东理工大学用勤奋铸就本领力量、用求实攀登科学高峰、用励志擎起历史担当、用明德把准人生航向,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祝同学们,在华理与优秀的人同行,锻造更优秀的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原文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10925/425619.html


【央广网】华东理工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9000余名学子逐梦起航

昨天(23日)下午,“百年荣追光梦起航”为主题的华东理工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在贤奉大学隆重举行,9000余名本科生新生和研究生新生用完整的方阵组成金黄色的数字“100”,以他们的“青春物语”向建党百年献礼,为美丽的校园注入新的活力。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轩福贞向2021级新生表示诚挚祝贺与热烈欢迎,并以“勤奋求实、不负韶华——努力成为有才气、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为题发表讲话。

“立地,是华理立校育人的根本;顶天,是华理兴学强国的担当。”轩福贞指出,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化工特色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和高等教育“国家队”,自诞生之日起,华东理工大学就肩负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使命。华理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创业中起步、在勤勉中发展、在创新中跨越,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走出了一条“顶天立地”的一流大学发展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之际,结缘华理的学子,如何度过这段人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如何才能更好地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放飞人生的梦想?轩福贞希望学子能够秉承校训精神,向美而行,养才气、蓄底气、长志气、硬骨气,努力成为肩负历史使命、担当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栋梁之才。

基于此,轩福贞对新生们寄予了四点期望。一是要养成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习惯,以勤奋锤炼品格之美,做有才气的时代新人;二是要葆有创新创造的魄力、求索攻坚的毅力、求实求真的坚守,以求实追寻科学之美,做有底气的时代新人;三是要树立大志、志远行近、保持韧劲,以励志展现担当之美,做有志气的时代新人;四是要明爱国爱民之大德、有守正守心之定力、持向上向善之状态,以明德修持境界之美,做有骨气的时代新人。

来自河南开封的化工学院新生李金叶和她的双胞胎妹妹李金花,今年同时考到华理,分别被工科试验班(智慧化工)和“环境工程—社会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录取。开学典礼上,李金叶代表本科生新生发言。从高中梦想讲到志愿抗洪抗疫,她表示,将以华理前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学习,是为了什么?”作为研究生新生发言代表,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魏玺昊用硕士期间在学校的定点扶贫县——云南省寻甸县的亲身实践以及所取得的服务成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校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宽广的研究视野,让我能够立足专业关注民生,进一步探索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努力破解基层治理的突出难题,这便是我继续攻读社工博士研究生的初衷。”他号召大家扎扎实实做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心系社会的担当,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围绕“求实创新,薪火相传”的主题,化学学院院长曲大辉教授作为一名有着21年华理经历的“资深学长”,分享了自己在华理求学、成长、立业的故事,以及自身的“学习感悟”:学做“传感器、中间体”,方能坚定理想守初心;学做“链式反应”,方能积炬成阳再启航;学做“压力容器”,方能搏击浪尖立潮头。他以一个个师长和学生的事例勉励新生,不困于执念,不拘于眼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一个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华理人。

在师生共同见证下,9000余名新生们集体戴上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徽,接棒“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

原文链接: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7683635


更多媒体报道一览:


【中国新闻网】9000余名学子从这“理”出发,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

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21-09-24/91323.shtml


【科学网】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轩福贞激励新生做有才气、有底气的华理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9/465841.shtm


【上海科技报】逐梦起航!华东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新生开学典礼

http://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18106


【周到上海】华东理工9000多名本科、研究生新生开学!校长轩福贞激励新生做有才气、有底气的华理人

https://static.zhoudaosh.com/589ABBEC05CAFB9A0EED92CD6B252F0F03FD2B1CE07F5AF8BD188FA41D7F4889


【上海教育新闻网】如何成为有才气、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华东理工校长这样勉励学子

http://www.shedunews.com/shanghai/con/2021-09/26/content_8652.html


【第一教育】逐梦起航!9000余名学子从这“理”出发——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7240247_30597_dyjy.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