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APP】青春战疫·校内篇 | 上海高校学子:做志愿者的机会,比冰墩墩还难抢(节选)

时间:2022年03月31日访问次数:1

疫情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城市,也考验着菁菁校园。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上海教育系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上海高校校园是70万师生的家,在一定的封闭状态下,校园的运转离不开他们——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不分昼夜,迅速集结,奔赴每一个需要支援的岗位;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筑起亮丽的战“疫”风景线。

华东理工大学:送达寝室的每一餐,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

在华东理工大学,有这样一群“三餐守护者”,一直默默坚守在“温饱一线”,他们不辞辛劳,坚守阵地,他们就是由18舍材料学院、药学院、商学院“小哥哥”们组成的“餐盒搬运天团”。大家的一日三餐都是由他们协助餐饮服务人员打包、装箱,搬运到运餐车上。

在“倒春寒”之下,上海最近总是阴雨阵阵,这给志愿者的工作增添了不少的负担,高材182班的周煜回忆:“那两天雨很大,志愿者都需要在隔离衣、口罩、手套的基础上额外穿上雨鞋、雨披,整个人行动很闷很热,同时也笨重了很多,且为了保证盒饭不被雨淋湿,还要在盒饭上再盖一层防潮垫,盒饭箱的重量也大大增加。”面对工作量的大大增加,周煜和他周围的志愿者并没有抱怨,虽然大汗淋漓,但心里装着等待的同学们,工作起来更有劲头。

新材182班的张文轩补充道:“那两天工作完以后,看到所有餐盒都送到了同学们手上,我们感到非常的暖心。”他们为同学们奉献,学校也在背后默默筑起他们温暖的堡垒。华理和志愿者,永远都是双向奔赴的温暖。

原文来源: 新民APP  |  发表时间:2022-03-27  | 作者:易蓉 张炯强 王蔚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