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春寒”,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持续奋战。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他们的子女?如何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上海诸多教育工作者和高校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为这些居家孩子送去“云陪伴”“云托管”,让他们学有所获有进步、健康成长不寂寞。
华东理工大学
5大类特色服务打造春日浪漫
抗疫一线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孩子就成为最大的牵挂。华东理工大学“花梨梦”爱心云托班积极守护他们的后方,将“奉献爱心,互助陪伴”打造成最美好的春日浪漫。
结合学校“花梨梦”志愿服务项目,学校面向黄浦区、奉贤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开展“云陪伴”,同时面向坚守在校内和社区一线的学校教职员工防疫志愿者子女开放报名,截至目前已招募志愿者420余人,已上岗志愿者146人,服务146个家庭。
学校在完成志愿者招募后,第一时间撰写工作手册等材料,同时还发动校内社团、艺术团、民乐团等学生组织,围绕美育艺术类、语言文学类、健康锻炼类、思维创新类、趣味大课堂等5大类别,打造特色服务。
4月3日,学校举办了“‘疫’路同行剪纸传情”“花梨梦”云托班志愿服务第一场大型直播,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河剪纸韩氏剪纸家族第五代传承人、华东理工大学2019级本科生王桐予,现场讲解和剪绘作品《心花怒放》。屏幕前,同学们手握彩纸、剪刀亲手实践,一起体验剪纸的魅力。
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彭施宇说,自己“云陪伴”的小朋友爸爸是社区志愿者,妈妈一直坚守在社区抗疫一线,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回家了,很高兴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战“疫”守“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