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校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模拟了氨水泄漏与未知化学品泄漏两个场景。来自全国32所高校、3家研究所以及12家外企研发中心的专家与师生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一同观看了应急演练实时直播。
光明日报客户端、上海电视台、科学网、上观新闻、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青春上海、劳动观察、新民周刊、东方网、劳动观察、上海科技报、上海教育新闻网、第一教育、上海热线、话匣子等近20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本篇选取部分报道予以转载。
【光明日报客户端】以“玩中学”“练中悟”为宗旨,华东理工大学开展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
“徐老师,我们实验15楼5层发生液体泄漏,初步判断是氨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跟您汇报一下。”
“泄漏量有多少?你们有应急预案吗?立即通知周围的老师、同学有序撤出实验室……”
随着一声声“指令”,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师生、保卫处等相关人员“本色出演”,展示了化学品泄漏后有序撤离、个人防护、警戒管制、指挥研判、事故处置等应急处置全过程。
4月15日,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正式启动。首场应急演练活动模拟的是氨水泄漏场景,来自全国32所高校、3家研究所以及12家外企研发中心的专家与师生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一同观看了应急演练实时直播。
“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师生们在突发事件下的真实应急反应,从而达到练兵的目的。”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徐宏勇表示,演练前并未给学生任何剧本和台词,只是告知了演练场景,同时在演练实验室现场安装了不同机位的摄像机记录同学们的真实应急反应,以备复盘的时候由专家进行点评。
本次应急演练以“玩中学”“练中悟”为宗旨,一改以往“走形式,为练而演”的任务式演练模式,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过程、设备设施,结合实验室实际可能出现的应急问题,模拟了氨水泄漏与未知化学品泄漏两个场景。参与应急演练的2组志愿者,结合培训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个人防护及泄漏应急处理用品,设计并实施应急响应操作。
演练结束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与环境处副处长杜武俊与清华大学化工系教师杜奕进行了复盘讲解,与会师生通过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
“虽然活动前讨论设计了详细的应急操作步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真的穿上防护服时,感觉情况很紧急,导致操作的时候忽略了一些细节。”“将‘自主体验’和‘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演练,这种自主思考设计与试错的体验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知识与技能,有效提高了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应对能力。”通过此次活动,参与演练的志愿者们感受颇深。
据悉,4月14日,华东理工大学还举办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论坛。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法国液化空气集团、3M中国有限公司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通风系统建设、气体系统的风险控制、实验室隐患排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等多个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和深入探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鹏 颜维琦 通讯员 李晨晨)
【科学网】华东理工大学开展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
“徐老师,我们实验15楼5层发生液体泄漏,初步判断是氨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跟您汇报一下。”
“泄漏量有多少?你们有应急预案吗?立即通知周围的老师、同学有序撤出实验室……”
4月15日上午9点半,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正式启动。首场应急演练活动模拟的是氨水泄漏场景。来自全国32所高校、3家研究所以及12家外企研发中心的专家与师生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一同观看了应急演练实时直播。
“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师生们在突发事件下的真实应急反应,从而达到练兵的目的。”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徐宏勇表示,演练前并未给学生任何剧本和台词,只是告知了演练场景,同时在演练实验室现场安装了不同机位的摄像机记录同学们的真实应急反应,以备复盘的时候由专家进行点评。
演练结束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与环境处副处长杜武俊老师与清华大学化工系杜奕老师进行了复盘讲解,与会师生通过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
4月14日,华东理工大学还举办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论坛。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法国液化空气集团、3M中国有限公司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通风系统建设、气体系统的风险控制、实验室隐患排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等多个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和深入探讨。
【上观新闻】实验室突发氨水泄漏怎么办?30多所高校“围观”这场不给剧本台词的应急演练
“徐老师,我们实验15楼5层发生液体泄漏,初步判断是氨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跟您汇报一下。”
“泄漏量有多少?你们有应急预案吗?立即通知周围的老师、同学有序撤出实验室……”
4月15日上午9时半,一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在沪“突发”。随着一声声“指令”,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师生、保卫处等相关人员“本色出演”,展示了化学品泄漏后有序撤离、个人防护、警戒管制、指挥研判、事故处置等应急处置全过程。
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在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华理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开展“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首场应急演练活动模拟的是氨水泄漏场景。来自全国32所高校、3家研究所以及12家外企研发中心的专家与师生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一同“围观”应急演练实时直播。
“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师生们在突发事件下的真实应急反应,从而达到练兵的目的。”华理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徐宏勇表示,演练前并未给学生任何剧本和台词,只是告知了演练场景,同时在演练实验室现场安装了不同机位的摄像机,记录同学们的真实应急反应,以备复盘的时候由专家进行点评。
此次应急演练一改以往“走形式,为练而演”的任务式演练模式,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过程、设备设施,结合实验室实际可能出现的应急问题,模拟了氨水泄漏与未知化学品泄漏两个场景。按照“玩中学”“练中悟”为宗旨,参与应急演练的2组志愿者,结合培训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个人防护及泄漏应急处理用品,设计并实施应急响应操作。
演练结束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与环境处副处长杜武俊老师与清华大学化工系杜奕老师还进行了复盘讲解,与会师生通过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巩固理论知识。
“虽然活动前讨论设计了详细的应急操作步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真的穿上防护服时,感觉情况很紧急,导致操作的时候忽略了一些细节。”“将‘自主体验’和‘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演练,这种自主思考设计与试错的体验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知识与技能,有效提高了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应对能力。”亲身经历此次活动,参与演练的志愿者们感受颇深。
实验室安全无小事,防患未然、警钟长鸣。演练前,华东理工大学还举办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论坛。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法国液化空气集团、3M中国有限公司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通风系统建设、气体系统的风险控制、实验室隐患排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等多个议题进行报告和探讨。
【中国新闻网】实验室化学品泄漏怎么办?华东理工大学开展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6日电(李晨晨 许婧)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15日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正式启动。
首场应急演练活动模拟的是氨水泄漏场景。来自全国32所高校、3家研究所以及12家外企研发中心的专家与师生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一同观看了应急演练实时直播。
“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师生们在突发事件下的真实应急反应,从而达到练兵的目的。”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徐宏勇表示,演练前并未给学生任何剧本和台词,只是告知了演练场景,同时在演练实验室现场安装了不同机位的摄像机记录同学们的真实应急反应,以备复盘的时候由专家进行点评。
本次应急演练以“玩中学”“练中悟”为宗旨,一改以往“走形式,为练而演”的任务式演练模式,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过程、设备设施,结合实验室实际可能出现的应急问题,模拟了氨水泄漏与未知化学品泄漏两个场景。参与应急演练的2组志愿者,结合培训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个人防护及泄漏应急处理用品,设计并实施应急响应操作。
演练结束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与环境处副处长杜武俊老师与清华大学化工系杜奕老师进行了复盘讲解,与会师生通过完成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
“虽然活动前讨论设计了详细的应急操作步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真的穿上防护服时,感觉情况很紧急,导致操作的时候忽略了一些细节。”“将‘自主体验’和‘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演练,这种自主思考设计与试错的体验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知识与技能,有效提高了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应对能力。”通过此次活动,参与演练的志愿者们感受颇深。
4月14日,华东理工大学还举办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论坛。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法国液化空气集团、3M中国有限公司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室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通风系统建设、气体系统的风险控制、实验室隐患排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等多个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和深入探讨。
【澎湃新闻】实验室化学品泄漏怎么办?一场没有剧本的演练在华东理工开展
“徐老师,我们实验十五楼5层发生液体泄漏,初步判断是氨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跟您汇报一下。”
“泄漏量有多少?你们有应急预案吗?立即通知周围的老师、同学有序撤出实验室……”
随着一声声“指令”,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师生、保卫处等相关人员“本色出演”,展示了化学品泄漏后有序撤离、个人防护、警戒管制、指挥研判、事故处置等应急处置全过程。
4月15日,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在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启动。
首场应急演练活动模拟的是氨水泄漏场景。来自全国32所高校、3家研究所以及12家外企研发中心的专家与师生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一同观看了应急演练实时直播。
“据实场景式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师生们在突发事件下的真实应急反应,从而达到练兵的目的。”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徐宏勇表示,演练前并未给学生任何剧本和台词,只是告知了演练场景,同时在演练实验室现场安装了不同机位的摄像机记录同学们的真实应急反应,以备复盘的时候由专家进行点评。
本次应急演练以“玩中学”“练中悟”为宗旨,一改以往“走形式,为练而演”的任务式演练模式,根据实验室现有实验过程、设备设施,结合实验室实际可能出现的应急问题,模拟了氨水泄漏与未知化学品泄漏两个场景。参与应急演练的2组志愿者,结合培训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个人防护及泄漏应急处理用品,设计并实施应急响应操作。
“虽然活动前讨论设计了详细的应急操作步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真的穿上防护服时,感觉情况很紧急,导致操作的时候忽略了一些细节。”“将‘自主体验’和‘案例教学’模式引入演练,这种自主思考设计与试错的体验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知识与技能,有效提高了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应对能力。”通过此次活动,参与演练的志愿者们感受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