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在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我校举行了“书香育人、文化润心”老教授与“汇贤计划”辅导员暖心座谈会。一批银龄“60后”与青春“00后”共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中国教育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青年报》、新民周刊、劳动观察、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科技报、第一教育等近10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本篇选取部分报道予以转载。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华东理工大学:“银青对话”传帮带 倾心交流育新人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富琳桦)4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举行“书香育人、文化润心”老教授与“汇贤计划”辅导员暖心座谈会,一批银龄“60后”与青春“00后”共聚一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
“汇贤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华东理工大学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从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加入辅导员队伍,旨在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队伍。
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实践,青年辅导员们遇到了不少思政工作的难点问题。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提升本领,该校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配备了“双带教”老师,从学校关工委、学工部、研工部和团委等部门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辅导员一一结对,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座谈会上,老教授们与青年辅导员们从学生工作心得、思政育人工作体会和自我能力培育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老教授们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从阅读出发,强调了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老教授们希望青年辅导员努力做到在教育引导中实现从“维护稳定”到“高效引领”,在个人发展中实现从“周期徘徊”到“螺旋上升”,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新闻网】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 华理开展“银青对话”助力成长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1日电(富琳桦 许婧)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在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一批银龄“60后”与青春“00后”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馥闲雅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对话。这是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书香育人 文化润心”老教授与“汇贤计划”辅导员暖心座谈会,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座谈会上,老师们与两批“汇贤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汇贤计划”)辅导员从学生工作心得、思政育人工作体会和自我能力培育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汇贤计划”辅导员表示,在近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思政工作的难点,需要不断学习,在自我提升基础上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汇贤计划”带教老师,老教授们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从阅读出发,强调了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老教授们也希望年轻辅导员努力做到在教育引导中实现从“维护稳定”到“高效引领”,在个人发展中实现从“周期徘徊”到“螺旋上升”,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座谈会尾声,老师们也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送上《终身成长》《为思维而教》两本书,激励年轻辅导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育。《终身成长》探究得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待事物的不同表现、处事方式与他们最后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不同类型的思维模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为思维而教》围绕关于思维的研究及若干结论、思维课程的开发、思维课堂的构建、改变教师的思维等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为思维而教”。
“汇贤计划”是华东理工大学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从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熟悉奉贤校区、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队伍。
“传帮带”一直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为了让新进的年轻辅导员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进入角色、提升本领,学工部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配备了“双带教”老师,从学校关工委、学工部、研工部和团委等部门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辅导员一一结对,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青年报》“银青对话”助力青年成长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富琳桦
本报讯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一批银龄“60后”与青春“00后”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馥闲雅舍,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这是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书香育人 文化润心”老教授与“汇贤计划”辅导员暖心座谈会,旨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汇贤计划”是华东理工大学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从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熟悉奉贤校区、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队伍。目前,最新一批的“汇贤计划”辅导员都是00后的青年。
“传帮带”一直是学校的传统,为了让新进的年轻辅导员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进入角色、提升本领,学工部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配备了“双带教”老师,从学校关工委、学工部、研工部和团委等部门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辅导员一一结对,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精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座谈会上,老师们与两批“汇贤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辅导员从学生工作心得、思政育人工作体会和自我能力培育提升等方面进行交流。“汇贤计划”辅导员表示,在近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思政工作的难点,需要不断学习,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汇贤计划”带教老师,老教授们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从阅读出发,强调了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老教授们也希望年轻辅导员努力做到在教育引导中实现从“维护稳定”到“高效引领”,在个人发展中实现从“周期徘徊”到“螺旋上升”,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退休教师鲁锡兰提及,39年前的自己与在场年轻辅导员同样都还是20多岁的年纪,在经历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老师的迷茫时,她就是一边多读书,一边把书中学习到的组织活动、授课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实践到工作中,通过走访宿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来增进感情、更好发挥育人作用。化工学院退休教师李少萍鼓励“汇贤计划”辅导员时说:“我们老教师和你们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路径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以前更多是纸质书籍,现在借助电子资料、VR阅读等智慧阅读工具,相信你们一定会比我们更加精彩。”
现场,老教授还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送上《终身成长》《为思维而教》两本书,激励年轻辅导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育。
【新民周刊】华东理工大学开展“银青对话”助力成长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在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一批银龄“60后”与青春“00后”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馥闲雅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对话。这是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书香育人 文化润心”老教授与“汇贤计划”辅导员暖心座谈会,旨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座谈会上,老师们与两批“汇贤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汇贤计划”)辅导员从学生工作心得、思政育人工作体会和自我能力培育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汇贤计划”辅导员表示,在近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思政工作的难点,需要不断学习,在自我提升基础上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汇贤计划”带教老师,老教授们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从阅读出发,强调了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老教授们也希望年轻辅导员努力做到在教育引导中实现从“维护稳定”到“高效引领”,在个人发展中实现从“周期徘徊”到“螺旋上升”,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座谈会尾声,老师们也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送上《终身成长》《为思维而教》两本书,激励年轻辅导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育。《终身成长》探究得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待事物的不同表现、处事方式与他们最后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不同类型的思维模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为思维而教》围绕关于思维的研究及若干结论、思维课程的开发、思维课堂的构建、改变教师的思维等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为思维而教”。
“汇贤计划”是华东理工大学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从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熟悉奉贤校区、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队伍。
“传帮带”一直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为了让新进的年轻辅导员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进入角色、提升本领,学工部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配备了“双带教”老师,从学校关工委、学工部、研工部和团委等部门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辅导员一一结对,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劳动观察】助力“00后”辅导员成长,华东理工大学为他们请了“60后”老法师
“00后”成为大学生辅导员,如何做好工作?华东理工大学为他们请了一批“60后”老法师传授经验。在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上,他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银青对话”。
座谈会上,老师们与两批“汇贤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辅导员从学生工作心得、思政育人工作体会和自我能力培育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作为“汇贤计划”带教老师,老教授们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从阅读出发,强调了持续性学习的重要性。老教授们也希望年轻辅导员努力做到在教育引导中实现从“维护稳定”到“高效引领”,在个人发展中实现从“周期徘徊”到“螺旋上升”,推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座谈会尾声,老师们也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送上《终身成长》《为思维而教》两本书,激励年轻辅导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育。
据了解,“汇贤计划”是华东理工大学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从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熟悉奉贤校区、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队伍。
“传帮带”一直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为了让新进的年轻辅导员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进入角色、提升本领,学工部为“汇贤计划”辅导员配备了“双带教”老师,从学校关工委、学工部、研工部和团委等部门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辅导员一一结对,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