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举办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时间:2023年07月11日访问次数:114

6月30日至7月1日,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的近70名优秀大学生参加本次夏令营。

6月30日上午9时,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徐汇校区晨园109多功能厅举行。参加开营式的有艺术学院副院长汪军、于炜、傅蓉蓉,景观规划设计系副主任林轶南。傅蓉蓉主持开营仪式,她代表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和同学对参加夏令营的同学致以诚挚的欢迎,希望营员们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中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祝愿大家在夏令营期间有所收获,期待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能和大家在美丽的华理校园再次相会。汪军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具体情况、学科特色、展示了学院的优秀成果,希望营员们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随后,各位老师和营员们进行了深度交流,学生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

‍开营仪式结束后,夏令营营员们参加了由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特赞及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主办,上海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设计与传播专委会支持的AIGC创客松101工作坊。特赞创始人及CEO、上海智能传播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范凌作题为“脑机比:创意为中心的AIGC”的主题分享。从不同的案例出发,范凌介绍了生成创意的可行性以及可能性,从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化。通过普及一些AIGC的基础知识,如AIGC的起源、生成试创意的框架、AIGC的原理,结合案例介绍技术赋能想象力的过程,引出推动人类创意中的工具,工具改变工艺,工艺影响观念的演变,造成创作者大爆发这一现象,从而带来更快的创意迭代。此外,范凌还阐释了创意链与脑机比两个核心概念。最后,范凌呼吁让设计回归想象,每一门设计课都与AIGC相联系。

特赞创新负责人邹小敏作了题为“全球领先的AIGC创意与分享”的主题分享,介绍了AIGC如何在具体场景中使用,如生成创意海报、产品大片等,通过结合案例将AI作为设计传播工具,产出广告创意的形式。贺仔明作了题为“AIGC设计的工具、实践与前景”的主题分享。从AIGC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出发,贺仔明详细介绍了设计的工作流进化、AI3D的生成方案。李晓梅向同学们展示了AIGC在空间环境领域的应用案例,吴鹏飞介绍了AIGC在家具创意领域的应用案例。同学们通过案例了解了MuseDam生成式工具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模型选择/测试、题词完善/提示词构成/累加调整、参数微调三大主要版块,为开展后续的挑战赛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挑战赛环节,营员们分为7个小组在2个小时的创作时间内利用MuseDam生成式工具进行创作。通过本次工作营,营员们对艺术学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获得了与设计前沿技术直接接触的机会,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以及报考华理的热情。

7月1日,艺术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导师分别对营员的专业素养、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寄予期望。营员们在综合考察中沉着应对、积极作答,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是研究生招生宣传和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方式,营员们通过聆听名家讲堂、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对艺术学院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师生和学生交流的有益平台。


发布时间: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