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数商兴农”,县域电商改变了乡村传统生产流通方式和消费方式,为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县域电商对促进农业经济向新业态转型的影响,商学院“青马工程·知行班”学员组建的“数商兴农,‘县’在出发”实践团队赴安徽郎溪开展实践调研。
团队先后走访了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旅局等多个政府部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访谈。“电商最害怕的就是信息壁垒。”在商务局,团队了解到郎溪县政府为打破信息壁垒、促进电商发展,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建立了电商孵化园和电商发展基地,并以电子商务孵化园和邮政物流为两个中心,借助各个村的电商站点帮助农户进行农产品销售,探索特色品牌建设,激发电商活力。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则主要就品牌建设问题展开介绍。团队了解到,由于郎溪的农产品种类多而杂,目前还没有形成主推的产品,地方品牌建设推广有待加强。受访的文旅局工作人员肯定了电商发展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紧密联系,表示电商平台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线上售票和旅游商品售卖两个环节,政府和企业也在探索将郎溪文化底蕴与特色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实践团队还深入到秋实农业、古南丰酒业、康龙农业等当地的重点农产品销售企业展开深入调研,了解这些企业的产品制作流程、战略安排、产业链建设、品牌宣传等情况,也就调研企业面临的物流成本高、产品价值宣传效果不到位导致消费者接受度低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除了政企调研,团队成员还前往郎溪县电商孵化中心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并亲身体验了新型直播电商,了解郎溪县当前直播带货的规模、流量情况和主要产品来源。
经过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县域电商发展对促进农业经济向新业态转型的影响。后续,团队也将总结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郎溪当地的农产品企业设计产品包装和配套线上营销方案。同时,针对郎溪地方品牌建设缓慢的问题,将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营销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历史底蕴,依托“文化IP”塑造赋能品牌建设,进而探究县域电商与品牌化建设的互促路径,真正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助力“数商兴农”,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