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南教授为华理师生作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

时间:2023年10月27日访问次数:34

10月24日下午,我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组织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我国著名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学家孔海南教授,以“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心路历程”为主题,为2023级研究生新生作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报告会我校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涛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孔海南教授结合自己早年求学、工作经历,讲述了自己与洱海的不解情缘。从留学日本,到毅然决定回国,以及他和团队数十年的“洱海上海往返之旅”,尽显一位科学家坚定人生理想,砥砺科研报国,对祖国河山的珍爱和对科研精神的坚守。

报告中,孔海南教授讲述了团队扎根云南洱海边,潜心治水的故事。孔教授团队在面对科研经费不足、自然环境恶劣、及教授本人身体病痛的各种困难下,通过长期调研、经久采样、数据实测,用10年的积累让洱海水体透明能见度恢复到2米以上,让海菜花再次绽放,生动地展示了如何以实际行动“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接着,孔教授以沪滇脱贫攻坚的案例,讲述团队如何将海菜花变为“致富花”,带领当地百姓走出一条“绿色脱贫”之路,让同学们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

洱海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努力的艰巨复杂的工作,洱海流域综合治理需要持续的人才培养。孔海南教授用质朴淳厚的话语、生动翔实的治水案例分享了自己将人生奉献于祖国河山的经历,深深感染着聆听报告的每一位师生。在报告最后,孔教授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

在聆听了孔海南教授的报告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3级清洁能源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黄钦威说到:“思以行远,行而不辍。孔教授将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历娓娓道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孔老师所说的‘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资环学子,作为一名刚刚返校学习的援滇西部计划志愿者,孔教授的讲授令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将认真努力学通学好清洁能源技术专业知识,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自己的专业所长积极投入到美丽中国强国建设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社会学院2023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祁佳玫表示:孔海南教授通过讲述自己投身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心路历程,诠释了个人学术志趣与国家的现实问题相统一、相融合的意义。从任职于国外研究所到回国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孔教授的经历让我体会到科学家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优秀精神品质。我们也应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

据悉,本次报告为2023级研究生新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系列宣讲报告活动第二场,主会场设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逸夫楼报告厅,同时在18个学院分会场及“上直播”平台进行实时转播,活动得到信息化办公室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