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华东理工大学中法工程师教育产教融合理事会在该校成立,中法两国十余家相关企业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论坛同日举行。
法国工程教育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联合法国化学工程师联盟成立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致力于打造具有中法特色的产学融合创新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5年来,学校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展示了中法工程教育模式融合与创新的初步成果。
根据备忘录内容,理事会成员单位作为国卓学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主要任务是为成员单位储备人力资源,探索企业与院校双轨培养机制,为打造卓越工程人才构建实战能力培养的平台。成员单位将深度参与国卓学院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国卓学院将与成员单位携手探索企业与院校双轨培养机制,共同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的最佳路径,双向奔赴、相互赋能,推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指出,作为中法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推动国相交、民相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华东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着力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理事会的成立,是打造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新载体的有益探索,更是推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互相融合的切实之举。期待各方以此为依托,促进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的有效对接,塑造链条式的联动育人生态,在构筑国际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