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人才办、市人才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卫系统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2023年,市委人才办启动实施“东方英才计划”,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聚焦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需求,聚焦基础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等重点领域,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全市教卫系统遴选推荐95名教师人才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为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强战略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旨在选拔培养一批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德高尚、专业学术能力精湛、育人成就突出、师生群众公认、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各类优秀教师和新时代“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首批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的高校专家人才,感受教师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打造团队方面的爱国奋斗精神。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万永菁
她化爱为诗、育梦成光,用心打造育人“金课”
在华东理工大学,认识万永菁老师的人,都惊诧于她娇小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从教24年来,讲台上的她始终“有股使不完的劲”,以炙热初心照亮奋进之路。
“我喜欢当老师,没事就爱琢磨怎么讲课才能让学生明白。”万永菁希望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热爱专业、积极进取、努力攀登的精神。
万永菁讲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
专注教学,打造育人“金课”
前排就座率、抬头率、提问率、互动率……针对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万永菁以学生为中心,勇于尝试应用数智化技术激励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学习,关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个性化指导,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考核,把课堂氛围感拉满。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万永菁却另辟蹊径,把钢琴曲跟信号处理相结合,将许多理论做成实例。目前,该课程已入选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集,并通过FD-QM认证,荣获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融思政、育才先育德”。万永菁创新设计“信号处理—力学笃行”特色教学内容并在“学习强国”上展示。她曾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获国家级和上海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负责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上海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教研一体,培育创新“种子”
万永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领域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并精心设计与本科课程教学知识点紧密关联且适合本科生探索研究的实践项目,构建新颖多样化的课程实践项目库,定制化设计项目要求,增强课程挑战度。
同时,万永菁还积极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育人工作,探索构建“课程实践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研究”“学科与创新竞赛”的分层进阶式实践育人体系。
万永菁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万老师的严谨与细心让我非常受触动,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学习。”信息学院2021级硕士生李世家谈到。在大一专业分流时,他被万永菁的激情宣讲点燃,于是选择了信息工程专业,后又保研至她的课题组。
从初心来,奔初心去。万永菁始终坚信,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