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闵行】下一站,网红村

时间:2024年07月15日访问次数:27

玉米、毛豆、草头、生菜……在浦江建东村,一个绿意盎然的“Yeah菜园”点亮了乡村“边角料”。而在未来,这里还将诞生一片林下充电停车场……

最近,一场围绕乡村振兴的探讨研究会在浦江镇建东村举行。如何破解乡村边角地杂乱无章、撂荒抛荒难题,小乡村如何进一步微改造?这场研讨会中诞生的“金点子”,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

从“天马行空”开始

说起建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王瑞介绍,村庄在浦江郊野公园二期规划内,是规划非保留村,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目前。建东村需要发展,需要人气,但是它还可以有什么转变,凭什么吸引更多人驻足?

今年上半年,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景观系风景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学校带队老师和学生们走进了建东村,并根据建东村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微改造”计划。

“Yeah菜园”便是其中的一个计划。“Yeah菜园”位于建东村委会北侧,紧邻建东村老年活动中心,原先是一块夹角地,经过华东理工大学景观系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们的“巧手”设计,如今荒地上种上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让这里发生了蜕变。

图片

“‘Yeah菜园’已经落地建东村,浦江镇有那么多的优质种子资源,我们可以‘Yeah菜园’为展示平台,联动航天育种、乡村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链发展……”在研讨会上,一个更加深远的“浦江种种”计划酝酿而生。

“Yeah菜园”并非唯一的改造方案。当天共有9个小队通过PPT和视频,从资源特色、产业发展、运营机制等多个角度为建东村提供了“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

建东村并不临江,离浦江郊野公园也不算近,但是从停车数据来看,来这里的人流有增长趋势。大三学生万刘鎏带队的4人小组为建东村量身定制了一个“人生充电站”计划。“从一系列停车数据来看,来建东村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发展林下充电停车场,利用闲置土地,外包引进集中式充电停车场,同时完善停车休闲区域,建造咖啡厅等设施。”万刘鎏介绍说,这样就能叠加租金收入、停车收入、用户消费。

图片

学生设计图

此外,还有同学给出了打造商业街和艺术装置、改造民宿等方案。

图片

学生设计图

共盼项目落地

在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景观系老师万亿看来,学生们走进建东村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借助于建东村这一平台,许多学生们创意频出。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落地,学生们深入乡村,与村民村委共谋共建,使学生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万亿说。

而刘王瑞认为,双方的合作对建东村的发展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这么多项目的提出,让建东村一下成了‘香饽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能真正落地,村里的面貌将大有改善。”刘王瑞介绍,建东村为规划非保留村,但对于未来如何发展并未明确,这次合作也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

通过牵线搭桥,建东村将合作进一步扩大,并携手区、镇、高校、平台公司共商发展策略,这场乡村振兴研讨会也成了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努力探索建东村发展实施路径的创新之举。
图片

村民夏建安也走进了这场讨论会,他说,“这是我在建东村这么多年,第一次参加村里发展方向的讨论,以前都说规划受限,现在看来还是大有可为,我们非常期待。”

未来的美好样子

学生们的创意不仅停留在纸面上,村民所期盼的美好未来可能很快就能见到——在研讨会上,《建东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同时发布,万刘鎏小组的“充电计划”成为建东村最先将付诸行动的计划。

当天,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区规划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浦江镇、华东理工大学、浦江郊野公园运营公司等,大家通过各项评判,认为“充电计划”符合建东村现状需求,可以成为最先打造的项目之一。“接下来,我们马上就会联系第三方运营公司,争取将‘人生充电站’项目早日落地。”刘王瑞说。

记者获悉,对于开发边界外的规划非保留村实施路径讨论,在全区范围还是第一次,全市面上次数也不多。区、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均表示,此次以建东村作为研究案例在路径上进行的探索很有意义,建东村虽然是规划非保留村,但还是有很多能做的事情。这次讨论会上《建东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后续区、镇两级层面将积极研究政策,确保发展蓝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