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7月21日23时36分一次投料成功。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央广网、科学网、中国教育报客户端、中国证券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汇APP、中化新网、上海科技报、东方网、话匣子、上海热线、广州日报新花城以及“上海徐汇”官微等近20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部分报道如下。
【人民日报客户端】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OMB粉煤加压气化装置投产
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7月21日23时36分一次投料成功!这是驻守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现场的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传来的消息。
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该技术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首套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据介绍,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首套装置正式投产体现了该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持续致力于含碳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通过产学研结合,已成功开发了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应用。
【光明日报客户端】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工业示范装置投产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传来消息: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于7月21日23时36分一次投料成功。
据介绍,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该技术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在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精心设计操作下,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该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奠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据介绍,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持续致力于含碳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结合,现已成功开发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大规模工业应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郭晓镭)
【央广网】世界首套!这项成果可把煤炭“吃干榨净”
央广网上海7月28日消息(记者唐奇云)近日,从驻守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现场的技术研发团队传来消息: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于7月21日23时36分一次投料成功!
据悉,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该技术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首套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首套装置正式投产体现了该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持续致力于含碳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通过产学研结合,已成功开发了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应用。
《解放日报》:一天就让三千吨煤绿色气化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 通讯员 郭晓镭)近日,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一次投料成功。这一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超大项目,一天就能让3000吨粉煤实现绿色气化,为世界最大“吃煤胃口”,而且吃得“一干二净”。
据了解,这项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OMB)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针对煤的气化新技术具有突出的特点,包括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易于大型化等,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这套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目前,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驻守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的现场。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奠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科学网】碳转化率超过99%!世界首套示范装置正式投产
7月21日23时36分,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一次投料成功。
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获悉,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
在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精心设计操作下,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该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充分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上观新闻】世界首套!一天就能让3000吨煤实现绿色气化,沪鲁产学研合作示范装置投产
对于产煤大国,如何绿色用煤、节能减排?近日,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一次投料成功。这一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超大项目,一天就能让3000吨粉煤实现绿色气化,为世界最大“吃煤胃口”,而且吃得“一干二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项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OMB)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针对煤的气化新技术具有突出特点,包括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易于大型化等,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在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精心设计操作下,这套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目前,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驻守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的现场。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奠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来自华东理工的这支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持续致力于含碳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结合,现已成功开发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应用。
【中证网】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工业示范装置正式投产
中证网讯(记者 王可)据华东理工大学7月28日消息,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于7月21日23时36分一次投料成功,标志着该装置正式投产。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在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精心设计操作下,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华东理工大学表示,该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充分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截至目前,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现已经成功开发了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应用。
【文汇APP】世界首套,正式投产!华东理工这项成果可把煤炭“吃干榨净”
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日前(7月21日23时36分)一次投料成功。
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该技术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在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精心设计操作下,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研发团队介绍,该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充分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奠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持续致力于含碳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结合,现已经成功开发了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应用。
【中化新网】世界首套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工业示范装置投产
中化新网讯 世界最大“吃煤胃口”,而且吃得“一干二净”。近日,从驻守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现场的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传来消息: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于7月21日一次投料成功。
据了解,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继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开发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同时,该技术具有煤种适用性强、原料消耗低、技术指标先进和易于大型化等突出特点,可实现高灰熔点高灰分或成浆性差等劣质原料煤的清洁高效低碳气化。在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支持下,在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的精心设计操作下,工业示范装置展现了优异的气化性能:有效气含量高达92%,粗渣中可燃物最低仅为0.1%,碳转化率超过99%,基本实现了煤炭的“吃干榨净”。
据介绍,该气化炉技术历经20余年研发,持续获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该示范装置的正式投产充分体现了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奠定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一代超大规模先进煤气化技术。
来自华东理工的这支煤气化技术研发团队持续致力于含碳物质气流床气化过程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结合,现已成功开发水煤浆、粉煤、天然气、焦炉气、劣质油(脱油沥青)、垃圾及生物质等成套气化技术,并完成了大规模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