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聚焦数智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华东理工大学推出“AI-双星”计划

时间:2024年09月09日访问次数:23

聚焦AI赋能上海红色文化,华理举办生成式联合设计工作坊。‍

数智时代需要何种人才?怎样让“Z世代”与数智时代共舞?……9月2日,劳动报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获悉,基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数智时代人才需求画像,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借助AI、用好AI、面向AI,正着力打造本研一体化的“一核双星”育人模式。

华理推出的“AI-双星”计划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方法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注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Application(应用)、Renovation(革新),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数智人才。据悉,2024年,该校布局与数智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66项,包括本科教育教学重大工程和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34项;AI赋能课程建设项目20项;研究生一流特色“人工智能+”课程建设项目12项。

如何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教育实践中,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商学院面向人工智能时代进行了课程改革,数据科学与商务智能研究所所长李嘉教授开设了新课“生成式AI和大模型”,介绍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基本技术原理、能力范围、应用特性和典型商业案例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初步具备了对企业应用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必要性、技术选型和商业模式作出判断的能力。”商学院研究生张静轩说道。课程学习结束后,同学们或以生成式AI的应用和管理作为研究课题,或考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大模型。此外,自2022年起,商学院每年都联合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智慧支付挑战赛,主题涵盖商户流失预测、商户交易量预测、数字化场景建设解决方案等,通过紧密结合产业实践来强化学生人工智能技能的培养。

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据了解,华理在持续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建设国内首个高校自主设计配置平台,打造全元素多层次信息化学习平台——学生实现全要素通学,教师实现全过程通教。同时,学校还健全质量监控管理平台,在“教、学、管、考、评”主要环节实现全流程通管、全方位通评。

不仅如此,为让更多教师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先行者,华东理工大学聚焦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AI赋能课程教学与改革等多次开展专题研讨,并携手NVIDIA开展一系列人工智能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开展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动性,推动新质生产力AI人才培养。

“数智化是手段,人才培养才是真正目的。我们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变化,升级人才培养模式,‘软件’‘硬件’一起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