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美国化学会•纳米科技》期刊主编陈晓东教授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良柱特聘副研究员在该刊上发表论文,总结了固相锂化剥离方法在制备二维材料的最新进展,对其工业化前景的挑战和潜力进行了展望。
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是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是国际公认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材料体系。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如WTe2和MoTe2,属于经典的量子材料,可以用于研究多种新颖物理性质。大规模可控制备高质量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是实现其大规模基础物性、柔性电子、催化能源应用的重要前提。张良柱特聘副研究员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提出了固相锂化剥离的方法实现安全、高效、快速的插层剥离。整个插层剥离过程只需10分钟,宏量制备出了百克量级的碲化铌纳米片。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制备出了五种不同过渡金属的碲化物纳米片(MoTe2、WTe2、NbTe2、TaTe2和TiTe2)和十二种合金化合物纳米片(Nature 2024, 628,313-319)。该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政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明杰教授分别在国际知名的期刊Nature briefing和Matter对该工作进行了评述,评价固相锂化剥离是一种快速和规模化制备碲化物纳米片的方法,这是二维材料制备领域的重大突破。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张沈睿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张良柱特聘副研究员和大连化物所吴忠帅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华东理工大学为本文的第一通讯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