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守住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关

时间:2024年10月09日访问次数:0

在工博会高校展区的华东理工大学展台,一款款爆破片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大小形状如锅盖。很难想象,这些爆破片正守护着国内各大核电、化工装置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成本和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释放压力,保护主体容器的安全。在核电、危化品储运等高安全需求的行业中,压力容器一旦受破坏,就会造成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为防止容器超压破坏,在达到预定压力的时候,安全阀或爆破片就“自动工作”,释放积聚压力来保住容器的安全,所以它们又有个很学术的名字——超压泄放装置。安全阀或爆破片的作用又好比电器上的保险丝,身量不大,作用关键。

超压泄放装置存在诸多难题,包括现有超压泄放装置选用原则缺乏对承压系统整体特性的考虑,缺乏精准调控超压泄放装置动作压力的研发平台,高端超压泄放装置被“卡脖子”等。我国核电技术处在向更安全、经济的三代核电技术发展过程的前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稳压器安全阀和主蒸汽安全阀均需要进口。

图为华理工的工作人员展示爆破片

突破瓶颈,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突破核心技术的难点在创新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制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全阀阀瓣密封唇结构和爆破片性能稳定是关键,还需要能够准确模拟安全泄放装置实际工况的研发测试平台,这样才能保障产品性能。

近十年来,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阀门厂有限公司、华理安全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湖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组成的项目团队攻关突破了高安全性承压设备超压泄放装置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出了基于系统安全理念的超压泄放装置设置准则,深刻改变了行业理念;研发了快速响应、升压速率可调的大流量超压泄放装置试验平台,补足了国内短板;成功研制“华龙一号”稳压器安全阀、主蒸汽安全阀,解决了我国核电领域安全保护装置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发了高操作比蒸汽超压泄放装置等产品,相继为秦山核电站二期、岭澳核电站二期、红沿河核电站、福清核电站、宁德核电站、阳江核电站、防城港核电站等提供服务。

据悉,该项目在核电领域爆破片市场占有率高达80%,近3年产生经济效益6.2亿元。各种类型的核电超压泄放装置产品正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步伐,进一步走向世界。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24-09-26  | 作者:吴苡婷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