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客户端】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2024)发布

时间:2024年12月31日访问次数:11

12月25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领衔的智库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在沪线上发布“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4)”,这是华东理工大学持续第七年公开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课题组后续还将围绕中国城市社会发展一级指标推出专题报告。

据了解,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中心,聚焦民生建设与民心凝聚,强调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突出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课题组遵循导向性、前瞻性和开放性原则,兼顾指标相关性与数据可得性,构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课题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新要求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标人民城市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社会建设新形势,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优化。2024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城市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系统性指标,在长期关注城市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人口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更加关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组特别强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充分就业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课题组认为,从整体上看,我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四类指标贡献最大,这与课题组主张“城市发展的社会属性和人民属性”直接相关。城市社会发展排名也表明,经济发展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是“社会的经济”。

课题组根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可获得的2023年各类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对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排名。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重庆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天津市。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更加重视社情民意和中华文化传承,更好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讲好中国城市发展故事,认真做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经济日报记者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