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暨由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共谋特色发展新路径,共筑强国建设新引擎”为主题,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共同主办。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教部副主任张晓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应邀作主旨报告。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檀勤良,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周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启钱,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兆华参加圆桌会议。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教部副主任张晓科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代表致辞时指出,行业特色高水平高校作为连接行业资源与学术前沿的桥梁,既承载着传承行业基因的使命,更肩负着创新突围的重托。他希望进一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地学研究等方面深化多方协作,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地质科技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轩福贞代表主办方致辞,向长期关心支持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各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并以《新产业,新大学——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转型与再回归》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从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历程谈起,强调行业特色大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他指出,新产业造就新大学,新大学成就新产业,随着新时代产业快速升级迭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担负着国家战略服务者、行业创新引领者、区域发展赋能者、国际竞争参与者四大核心使命,并已成为新产业、新质生产力供给者的重要高地。他以华东理工大学“缘化而立、依化而兴”的特色发展历程为例,介绍了学校全面实施现代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四化”战略,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的“两新两大”发展布局,以及在打造学科布局新结构、创造有组织科研新范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方面的发展举措。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他呼吁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勇作“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新路径的探索者、先行者,协同攻关行业关键技术,大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以特色铸优势,以融合促创新,以担当显价值,努力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
项延训以《聚焦行业领域,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从“应时而生:东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因势而变:行业特色发展的探索”“向新而行:特色化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分享了对东华大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他希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共建促进共享,以互补实现共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同为服务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担任圆桌会议主持嘉宾,参会嘉宾共同围绕“如何做好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定位”“如何分类推进行业特色高校差异化发展”“如何构建学科发展新布局和新优势”“如何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更好引领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展开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联盟建设,提升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加实质性合作成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