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前途在“疆”!看华理“材”子的返乡求职路

时间:2025年05月14日访问次数:0

就业名片:杨志鹏,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返乡就业,目前已签约新疆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时代,每一位应届毕业生都如同破晓的曙光,怀揣着梦想与希望,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求职的过程,既是寻找理想舞台的旅途,也是自我探索和实现价值的深刻体验。

新疆是能源产业的沃土,更是我的根。看到学长学姐们在家乡的能源领域发光发热,我深感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在秋招季中,我怀揣着返疆就业的想法,历经一番磨炼,最终满意而归,在此与大家分享下心路历程。

简历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初求职时,制作简历的过程让我犹如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迷失而又无助。幸运的是,我有一位如同灯塔般的挚友,他耐心地为我指导简历制作的要点与细节。他告诉我,简历不仅仅是罗列经历,更是一份展示个人能力和特点的宣传册。在他的帮助下,我慢慢学着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如何将经历转化为亮点。

此外,学校提供的帮助也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学院就业指导老师的一对一咨询,让我受益匪浅。招聘现场的简历辅导环节,更是让我有机会直接向招聘官了解他们眼中的理想简历是什么样的。我学会了如何让简历的格式更加清晰、专业,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自己。

最终,在秋招来临之际,我提交了一份经过无数次打磨的简历。这份简历不仅凝聚了我自己的努力,也汇集了身边人的智慧和帮助。这份从稚嫩到精湛的简历,成为了我求职路上的有力武器,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

面试篇: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面试,这个看似简单却考验重重的过程,对我这个新手而言,无疑是一次身心的挑战。第一次面试,我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来,面对面试官的问题,我的回答生硬而不自然。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甚至在回答问题时声音都在颤抖。我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一个人身上,那种压力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来。

然而,随着面试次数的增加,我渐渐掌握了面试官的提问模式,并通过社交媒体、职业论坛以及与朋友和前辈的交流等途径寻求帮助,为每次面试做了充分准备。我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在回答问题时保持镇定自若。我练习了各种面试常见问题,并尝试着将它们与自己的经历和技能相结合,以展示自身优势。

我坚信,实践是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每一次面试之后,我都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开始记录下每次面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然后分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改进,我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了解面试官的期望。

机遇篇:时来易失,赴机在速

作为华理学子,我们拥有广阔的就业渠道。从9月初至秋招落幕,招聘会与宣讲会接连不断。我强烈建议同学们珍惜每一次面试机会,勇敢地向面试官展示自己,只有真诚的态度,才能打动对方。不要给自己设限,而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给面试官一个选择我们的理由。

在秋招的尾声,我发现宣讲会的参与人数开始减少。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因为这意味着许多同学可能错过了与心仪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我在一个关键的招聘日,参加了多场宣讲会和面试。通过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态度,我在一天之内拿下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岗位。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把握机遇的重要性。在求职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主动出击,不断寻找和创造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挑战中成长,将每一次面试都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决断篇: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各种选择,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犹豫。然而,求职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企业也在寻找最合适的员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在感到犹豫不决时,不妨及时与老师、父母或者信任的导师进行沟通。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往往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引。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他人的意见,以至于拖延了决策的时间。因为每一分每一秒的拖延,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宝贵机会的流失。

最终,无论选择是什么,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并且全力以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在青春的道路上没有留下遗憾,而是勇敢地前行,不断探索和实现自己的梦想。果敢选择,不负青春,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承诺。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25-05-08  | 作者:杨志鹏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