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开学典礼举行

时间:2025年05月29日访问次数:16

5月24日,一场点燃科学梦想的盛会正式启幕,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开学典礼顺利举行。我校教务处处长朱学栋、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诸秋萍、工作站导师、辅导员,以及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杨浦高级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莘庄中学等四个实践点的领导和老师们与来自上海市各中学的131名高中生怀揣着对科学的向往,共赴这场“美丽化学,神奇材料”探索之旅。

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开学典礼合影

寄望创新:共话创新人才培养新愿景

在工作站站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文清的主持下,开学典礼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对话”拉开帷幕。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学栋教授致辞

朱学栋化身“科学引路人”,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实验室的试管里不仅有试剂,更应有你们对未知的好奇。”他细数华东理工大学在化学学科的深厚积淀,从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的尖端设备,到跨学科导师团队的雄厚实力,向大家勾勒出一幅“化学与人类”的创新蓝图。他鼓励同学们勇于质疑尝试、善于总结思考、乐于交流分享,在实验中收获知识,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在挑战中超越自我。

工作站站长张文清教授主持开学典礼

杨浦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干事、科技总辅导员姜俊杰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好奇心,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和方法,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他希望同学们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创新提供更丰富的灵感源泉。

杨浦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干事、科技总辅导员姜俊杰致辞

薪火相传:两届科创少年的心灵对话

在庄重的音乐声中,朱学栋和诸秋萍为第五届优秀学员颁发证书。

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2024届学员陶思语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陶思语分享了自己参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探究”课题的经历。她提到,科研初期遇挫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不断优化实验流程并且顺利建立可靠检测方法,最后依靠团队协作获得精准数据。在工作站,她收获了远超书本的知识,并认识到科研需要尝试和探索,更需秉持情怀与热忱。她希望大家珍惜工作站提供的机会,认真开展研究、提升素养、协作创新。 

优秀学员代表陶思语发言

新生代表、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胡福九同学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她说道:“工作站为我们架起一座由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探索化学世界,提升科学技能与创新能力,用‘神奇材料’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胡福九同学的发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共同心声。他们深知,40学时的科研实践,仅仅是他们科学探索之旅的起点,只有持续不断地深入学习、勇于实践、积极创新,才能让自己的科学梦想之树开花结果。 

新生代表胡福九发言

随后,工作站副站长张玲帆向同学们介绍了工作站所依托的教学科研平台、师资队伍、科研创新实践模式以及本学年的教学安排和要求,并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每一个课题的情况。本届工作站导师为高中生们准备了文物保护与修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化学界面洞悉、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探究、光照变色有机玻璃研制、寻找具有美白功效的天然植物多糖等13个研究课题。 

工作站副站长张玲帆介绍工作站基本情况和课题简介

科学盛宴:从化学元素到艺术化学的跨界之旅

当天下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志珍教授主持了专家科普讲座。

徐志珍教授主持专家讲座

戴升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化学元素与中国—从青铜器到航天器”科普讲座。他从商周青铜器的铜锡配比讲到航天器钛合金材料,让元素周期表成为解读中华文明的密码本,使同学们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戴升教授科普讲座

王利民教授的“化学与艺术”跨界课堂也令同学们耳目一新。“莫奈的睡莲池里藏着胶体化学原理,敦煌壁画的矿物颜料暗含元素守恒定律。”他向大家展示的“千里江山图”矿物成分分析图,让同学们在艺术珍品中发现化学之美,并深刻领悟到科学与美学从未割裂,而是在分子层面共舞的双生花。 

王利民教授科普讲座

探秘前沿:实验室里的“未来之旅”

在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张玲帆和志愿者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高分辨透射电镜、飞行时间质谱仪等“科学重器”。当看到电子显微镜下石墨烯的蜂窝状结构时,一名学生轻声感叹:“原来课本上的分子模型,在这里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 

同学们参观诺奖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建设成就展

最后,在课题双选环节,同学们通过选课小程序在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13个前沿课题如同13扇科学之门:文物保护组的同学将探究丝织品损坏原由与修复,靶向药物组的学生要设计新型肿瘤诊疗探针,环保课题组则聚焦元素、离子溯源路径。导师与学生热烈交流,空气中弥漫着求知的热浪,这是思维碰撞的起点,更是梦想启航的港湾。

这场持续一整天的科学嘉年华,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创新精神的启蒙。正如工作站站长张文清所说:“今天迈出的这一步,将是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重要起点”。上海市分子工程与材料科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正以化学为笔,以材料为墨,在青少年心中绘制着一幅“化学改变世界”的壮丽画卷。这场始于初夏的科学之旅,终将在创新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培育出更多敢闯敢试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