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开箱即用”,华理学子分享秋招通关秘籍

时间:2025年06月23日访问次数:0

就业名片:尹俊正,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设计学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目前签约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任职AI产品经理。

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求职故事,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如果你的求职意向是产品经理相关岗位,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到你。如果不是,或许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尽早规划,高效实习

我有3段产品经理实习经历,包括2段“中厂”和1段“大厂”,秋招期间共投递了至少180家公司的网申,跑了5次双选会,参加了20多家公司的70余次面试,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被拒绝,最终收获了包括国央企、互联网和制造业在内的5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根据我的自身经历,建议求职准备如下:需积累至少一份高质量实习,即工作内容或企业具备一定竞争力;尽早投递可转正的暑期实习,同时可同步投递新的高质量日常实习或延续原部门实习以增强竞争力;在暑期实习阶段,重点争取转正机会并同步完善简历;秋招启动后,可能需要边实习边求职,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

同时还需注意以下3点:第一,若未获得暑期实习,则需强化日常实习并做好秋招持久战的准备;第二,正式秋招前需确保至少有两份产品经理相关的高质量实习经历;第三,鉴于当前秋招普遍要求提前实习的趋势,暑期实习仍是更稳妥的求职路径。

此外,建议大家在正式秋招中多参加高质量的大型双选会,因为这里面最大的优势在于你可以直接和面试官建立起联系,流程会推进得更快。我的一家待遇非常不错的央企offer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拿到的,尽管最后没有选择,但它无疑是我秋招中的“强心剂”。


目标导向,提升自我

实习是应聘产品经理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和职场人身份的重要过渡,也是一个几乎没有试错成本的事情。实习机会获取渠道可以通过学长学姐、同学朋友或老师推荐,以及实习内推群、公司官网、BOSS直聘、实习僧等一众招聘软件。

如果你无法顺利地找到第一段产品经理实习,可以选择产品运营、项目经理、GTM(产品操盘手)、产品经理、数据分析、UI/UX等这些岗位“曲线救国”。产品经理基于TOB(面向企业)、TOC(面向消费者)、TOG(面向政府)等维度,有非常多的细分赛道——直播、游戏、短视频、商业化、增长、搜推广、AI、供应链、智能硬件、交互软件、平台系统、能源……

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刷实习而实习,也没有必要去和大家比较谁刷的大厂实习多。在实习过程中,我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主要专注于提升既有产品赛道专业技能壁垒,积累项目经历。

基于这两个目标,我在每一段实习开始之前都会创建一个飞书知识库,每周更新行业认知,主要包括团队日常的沟通探讨、岗位的认知更新、工作技能积累和负责项目的疑难点等。这些能够帮助我及时复盘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到的新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放平心态,决胜秋招

近年来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果收到了感谢信也不要懊恼,一定要端正心态,因为面试的本质是双向选择。可能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同学在没有offer的情况下,进入到面试的场景中会认为自己是求职者,是弱势的那一方,这点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状态其实会严重限制自己在面试过程中的观点输出和表达,甚至会使自己的神情变得不自信、不自然。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面试能力,保持自信的姿态,前期面试成功率会低一些,那就以学习和交流为主要目的,其实围绕着岗位展现自己的求知欲也是一个亮点。就我自己来说,在同程旅行的终面过程中,我在反问环节连续问了面试官半个小时的问题,最终顺利地拿下了这个offer。

重视复盘,并通过面试不断丰富你的问题库。整个秋招走下来,你就会发现面试官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发现了面试问题的规律后,面试后要迅速做好复盘,包括问了什么问题,如何回答的,以及是否有更好的回答内容和方式,等等。当你的面试次数积累到10次左右,基本面对下一次面试之前,你只需要回顾一下复盘的问题,就能做到“开箱即用”了。

此外,面试过程中结构化的表达非常重要,它可以体现出你是一个专业能力不错、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人。我的做法是把每一个项目写一个稿子,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笨但非常有用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你进行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地表达,也会营造出一种非常有逻辑的感觉。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没有足够幸运,秋招真的是持久战。在做好上述准备的情况下找到可靠的队友,多交流,多探讨,不要孤身作战。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会从10月份开始感到内耗、失落、无助,甚至失眠,但是千万相信这和你的能力真的没有必然关系。请保持心态平和、目光清明,秋招结束了有补录,补录完了还有春招,机会一直都会有的!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25-06-18  | 作者:朱涵煜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