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新花城】逐光而行,恒进日新 华东理工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时间:2025年07月02日访问次数:0

6月24日,华东理工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徐汇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蒋传海,校长、校党委副书记轩福贞,校党委副书记宋来,副校长王慧锋、朱为宏、阎海峰、李春忠、赵黎明等校领导,以及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任教师代表、管理服务人员代表、校友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主持。


典礼采用了主会场与分会场同步直播的方式,在逸夫楼设立主会场的同时,还在各学院设置了24个分会场。8000余名本、硕、博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大家共同见证华理学子人生新征程的高光时刻。

毕业典礼上,校党委书记蒋传海为重点行业、基层就业、应征入伍、西部计划的毕业生代表授旗,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校长、校党委副书记轩福贞以“逐光而行,恒进日新”为题,为毕业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他首先向毕业生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支持他们的教职员工、家长和亲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产业革命、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不确定性”正成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永恒不变的要素,寻找社会发展中的“不变量”,这种左右发展、扭转乾坤的力量,就是长期主义。积极的长期主义者,表现为对初心的坚守、对真理的执着和对梦想的追求。希望同学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能秉持积极的长期主义精神做人做事。

轩校长用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一是选择。“正确的选择”是长期主义者的起点和根基。它源于对“趋势必然性”的深刻把握,源于培养洞察“后见之明”的能力。轩校长以聚焦储能技术的科研工作者和扎根基层、奔赴西部就业的同学们为例指出,积极的长期主义者,始终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做出契合内心召唤和时代需要的选择,追寻人生的意义之锚。二是坚守。针对当下有人热衷于“速成”“一夜成名”等现象,轩校长指出,对“困难而正确”事业的坚守,恰恰是最有价值、最珍贵的品质。那些改变人类文明轨迹的发明突破,都有坚守的加持,展现出不计一时得失的战略耐心。所谓的奇迹,往往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三是行动。积极的长期主义者,既是行动派,更是实干家。积极的长期主义者,不沉醉于空洞的口号和幻想,而是将宏大目标分解为坚实的脚步,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希望同学们践行长期主义者的行动哲学:以日拱一卒的定力,坐热基础研究的“冷板凳”;以每天0.1%的精进,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以众行致远的胸怀,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最后,轩校长鼓励同学们,不畏惧选择人生道路上的“窄门”,敢于走上一条看起来更偏远的“险路”,以积极的长期主义者的定力穿越周期,在持续精进中破茧,在久久为功中成器,用积极进取、勤奋求实的姿态定义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副校长王慧锋宣读了学位授予决定,共3647人获学士学位,3826人获硕士学位,534人获博士学位。宋来宣读了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团员表彰决定,425人获得2025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793人获得2025届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21名赴基层、西部及重点行业领域就业代表获得校级优秀团员称号。

原文来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  |  发表时间:2025-06-26  | 作者:李晓璐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