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校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师生依托“春苗助学七彩梦计划”支教项目,于近日赴江西上饶革命老区,携带着学校获赠的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国旗(以下简称“天安门国旗”)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活动。百余名当地师生与华理师生共同在红色热土上接受精神洗礼,以国旗为纽带赓续革命精神,传承家国情怀。
活动在庄严的国旗入场仪式中拉开帷幕。6名华理学子组成护卫队,托举着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国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步入会场。鲜红的国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步行进都似在诉说中华民族从烽火岁月走向和平盛世的壮阔历程。现场师生屏息凝神,以肃穆的致敬礼迎接这一神圣时刻。
当国旗缓缓经过队列时,杉溪学校的孩子们仰起脸庞,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他们轻轻伸手触摸国旗的边缘,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织物的纹理,更是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支教团队成员引导孩子们有序感受国旗的温度,现场形成一幅红旗映童颜的动人画面。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珊向同学们介绍了这面国旗的由来,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建校的时代背景。她寄语同学们以国旗为引领,努力学习,将小我融入大我,携手成长,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建设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杉溪学校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上饶地区的革命历史,感谢华理师生将行走的思政课带入老区校园。
曾服役于新疆某边境部队、本次华理支教团团长张铭以“国旗精神与家国情怀”为主题发表国旗下演讲。他结合戍边经历,分享了对国旗精神、家国责任、青春使命的理解。他代表支教团,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在革命老区的红土地上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以教育帮扶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家国答卷。
随后,华理支教团为当地学生开展国旗主题美育课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学习国旗的历史渊源与象征意义。支教队员引导学生用五彩画笔描绘心中的国旗,将五角星的构图原理与革命故事相结合,让爱国情怀在色彩与线条中自然流淌,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红色种子。
在上饶期间,艺术学院党委与上饶广丰广信村镇银行党支部、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共同举办了“红旗映初心・薪火永相传” 爱国主题教育宣讲活动。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茶仙教授讲述了上饶人民抗战斗争事迹与方志敏精神,中越自卫反击战老战士刘允林分享了战斗故事,广丰区“丰声水起” 宣讲团开展了红色宣传。通过多维红色教育形式,让大家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从革命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
华理师生还去县医院看望慰问了当地抗战老红军、新四军老战士叶英同志。虽已年过百岁,老英雄仍精神矍铄,与大家共同回忆了他和战友们当年在烽火中坚守信仰、为国家和民族奋勇征战的经历。这场以生命记忆为教材的沉浸式党课,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国旗所承载的信仰力量与历史重量。
此次活动以国旗为精神载体,将革命历史教育、青年使命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融合,既是华东理工大学行走的思政课的创新实践,也是高校与革命老区协同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生动探索。据悉,活动已连续开展12年,未来将继续以多元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中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