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提升育人能级,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时间:2025年07月23日访问次数:0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潘聪聪

当人工智能的算法遇见教育的温度,会激荡出怎样的思想火花?7月17日,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获悉,学校已正式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为提升育人能级,华东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合并,组建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该学院以工程创新为核心,以技术转化为路径,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旨在分层分类培养“强能力、善落地、宽视野、有担当”的创新英才和创业领袖。在管理机制方面,学院将通过本研贯通培养,课训赛创一体管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据介绍,学院承担着协调科技教育、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贯通融合,打通企业出题师生答题渠道、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竞赛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华理优质项目团队等功能定位。

从“华理何为”“华理之为”到“华理有为”,如何让师生在“人机共智”的教育生态中,找到成长坐标?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表示:“既不将AI视为‘工具附庸’,也不使其成为‘主导者’,而是以‘育人’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培养模式打破壁垒、分层次课程体系夯实基础、智能化平台提升效率,最终实现‘价值引领’与‘技术赋能’的统一。”

锚定数智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华东理工大学坚持道器合一,坚守价值引领,通过技术赋能双轮驱动,设计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AI双星育人目标——培养出“有智(Smart)、有识(Trendsetting)、有能(Adept)、有责Responsible”,且“懂科学(Science)、会技术(Technology)、能应用(Application)、善革新(Renovation)”的新时代华理人。

如何智启未来?“人机共智”理念下,华东理工大学提出了智慧工程教育(AIEEE)新范式,通过Education(教育范式重构)、Engineering(工程能力进阶)、Evaluation(评价体系升级)三位一体系统性变革,提升师生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力,形成“技术赋能师生教与学、多元实践驱动技术向善应用、师生共进实现教育价值升华”的良性循环,培育出兼具责任担当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此次,学校还以“交叉创新 共铸卓越 智启未来”为主题,召开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大会,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路径、新范式。大会还开展了横跨文、理、工等学科的分组研讨。与会人员聚焦“交叉创新,提升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共铸卓越,探索复合型硕博培养新模式”“智启未来,开创智慧工程教育全新范式”等3大议题,深度探讨“学院何为”“学科何为”“专业何为”等内容,为开创智慧工程教育全新范式提供诸多富有洞见的思路与方案。

原文来源: 青年报·青春上海  |  发表时间:2025-07-17  | 作者:刘昕璐 潘聪聪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