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1日,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上海决赛区)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举办。本次大赛包含大数据应用、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国际生“汉学”三项赛事类别,吸引了来自全国339所高校的518支参赛队伍、17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共有509支队伍脱颖而出,斩获大数据应用类一等奖9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67项;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类一等奖9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55项;国际生“汉学”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9项。
图片说明 闭幕式现场合影
大赛组委会于7月17日晚召开领队会议,详细解读竞赛规则并现场答疑。7月20日上午举行优秀作品点评会,为参赛师生提供专业指导。当日下午,闭幕式在学校逸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并同步设置多个分会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杨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杜小勇,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上海电力大学校长顾春华,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大赛组委会顾问、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卢湘鸿,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吉梅,大赛组委会常务委员、同济大学教授龚沛曾,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文心,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常务委员、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杜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力军等以及华东理工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和参赛师生代表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卫斌主持。
图片说明 闭幕式
王慧锋在致辞中,对大赛组委会的悉心指导、上海市教委的鼎力支持、各高校的积极参与以及全体评审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计算机设计大赛不仅是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更是推动计算机教育发展、培养数字化人才的重要平台。大赛紧扣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宝贵机会。她强调,华东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训练、搭建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各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竞赛成果转化,拓展国际交流,共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华理力量。
图片说明 副校长王慧锋致辞
杨颉代表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对本次大赛的圆满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上海市教委十分重视信息学科建设,持续扩大信息人才培养规模,为上海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聚焦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是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力量。他希望今年的大赛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国家的创新创业注入新活力,为高水平信息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说明 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杨颉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俞思妍代表参赛学生进行了交流发言。
图片说明 学生代表发言
同济大学王睿智老师代表大赛评委进行了交流发言。
图片说明 评委代表发言
杜小勇代表大赛组委会致辞。他向本场赛事的承办高校、专家评委、志愿者团队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回顾了大赛18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大赛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持续优化赛制,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标,希望所有参赛师生、专家评委等能够继续积极宣传推广大赛的文化和品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图片说明 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杜小勇致辞
最后,与会领导、专家、评委依次为荣获国际生“汉学”、大数据应用、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三、二、一等奖的队伍颁奖。
图片说明 颁奖仪式
据悉,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简称“大赛”或4C)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和计算机类竞赛指数榜单的赛事。大赛开始于2008年,是我国最早面向高校本科生的赛事之一,由教育部计算机相关教指委发起举办,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