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学院实践团赴江西省资溪县开展“身心共育·智护成长”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年08月05日访问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号召‍,7月28日至31日,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方雯博士团队前往江西省资溪县大觉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以“身心共育·智护成长”为主题,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与地方康养文旅融合发展,融合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府多部门交流合作以及科技服务基层的多重目标,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科研力量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双向赋能:聚焦青少年成长与文旅康养融合

在实践过程中,本团队开展两场具有代表性的交流活动。在资溪县群团综合服务中心举行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公益讲座,围绕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社会认知与自我成长等议题进行专题辅导,并组织八段锦等运动健康活动,鼓励青少年在身心双维度上自我调节、自我成长。此外,团队与县委组织部、卫健委、文旅体局等多部门代表在县行政中心举行文旅康养融合主题座谈会,就老年康养产业的技术引导路径、“传统文旅+康养科技”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通过多模态检测、智能分析和数字赋能等手段推动地方健康旅游发展与服务体系建设。

榜样引领成长路,青年发声助心育

在青少年公益讲座现场,几位团队青年代表用自身经历讲述榜样故事,传递成长信念,激发当地青少年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郑洪运同学结合体育人文经济研究,分享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路径;任竞展同学从商科专业出发,介绍如何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产品与方案;樊思璟同学则分享了其在山区支教中目睹的儿童情感缺失问题,并介绍其主导的基于AI和脑电技术的抑郁筛查研究,强调科技与公益相结合的重要性;崔逸聪同学讲述自己从清华心理学本科到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的跨学科成长之路,引导学生关注脑健康与身心协调。他们用质朴真诚的讲述,弘扬了青春榜样的力量。

科技赋能文旅,推动VR+康养融合

此外,团队还围绕“VR+康养”主题对大觉山景区进行了高精度场景采集与三维建模工作,利用无人机与数字影像技术采集自然人文景观数据,助力资溪县打造沉浸式康养旅游系统,推动本地传统文旅与智能健康融合发展。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度的调研与服务活动,更是一次对国家战略的精准回应与生动实践。团队成员将研究方向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在基层一线扎实推进“科研—讲座—转化”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以实际行动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与地方健康产业协同升级。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年视角和科研方法参与社会建设,助力政策落地、科技普惠和人才成长,谱写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