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之道,解生活之理,格万物之致……”8月17日晚,《50条化学原理》新书发布会暨主题分享会“从木柴到电池:化学原理点亮人类文明”在上海书展举行。活动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主办,作者、上海市“科普新锐人物”戴升教授现场作专题演讲,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王雪及科普项目组编辑团队出席,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

《50条化学原理》:解码“有温度”的化学科普
3年前,《118化学元素》一书问世,出版至今,发行量已超50万册,本书荣获第十六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优秀科普图书、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并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图书,作者戴升教授也获评第十六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

《50条化学原理》把中学课堂里的50个核心概念,还原为50段跨越百万年的文明现场,打通课内外,让原理不再抽象,通过350幅原创手绘,一眼看懂能量流向。书中特设中国智慧专栏,从宋代“马骑灯”到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再到中国稳居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50条原理背后都有“中国方案”。而在历史盲盒专栏中,焦耳曾用啤酒桶做实验、格罗夫“本是律师却成院士”……科学家“八卦”让原理有了面孔。
穿越能源简史,一堂跨越百万年的化学公开课
“如果今天你的手机只剩10%电量,你会焦虑吗?”戴升教授以“电量焦虑”开场,迅速把观众带进“能源焦虑”的时空长廊:170万年前元谋人守护火种的“火种焦虑”、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下的“黑色焦虑”,再到当下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
从古代水车、走马灯的巧妙设计,到现代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突破,戴升教授讲述了如何以化学视角理解能量流动、驱动技术演进,点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化学原理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人类与能量对话的语言。”他总结道。
出版+文创,让科学“看得见”“带得走”
除新书首发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还同步推出《118化学元素卡牌》桌游、“化里有话”冰箱贴等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