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为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长方向,物理学院特邀2014届校友、上海交通大学青年研究员包谷之,带来了题为“拥抱大学,设计人生”的主题讲座。
作为奋战在科研一线的青年教师,包谷之结合自身求学与科研经历,以真挚而生动的讲述,带领新生们回顾了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成长蜕变之路,让同学们认识到“掌握自己人生,主动设计成长路径”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大学需要培养哪些核心能力”这一关键问题,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大学自主化的学习模式;二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突破固有认知,主动探索知识边界。他强调,大学是探索与试错的黄金时期,唯有敢于尝试、勤于反思,才能逐步明晰个人发展方向。
讲座中,包谷之分享了自己本科阶段的成长故事:为突破舒适圈,他加入学院外联部,锻炼了沟通协调与应急处理能力;参与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期间,独立完成理论建模与实验设计,不仅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更坚定了投身科研的初心。他指出,书本之外的经历,往往藏着最宝贵的知识。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学术竞赛,都是认识自我、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契机。在未来的学术与职业发展中,交流合作能力有助于融入团队,动手实践能力则能推动理论成果落地转化。此外,他还分享了科研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现了物理学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讲座尾声,包谷之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寄语新生,鼓励大家勇敢走出舒适圈,在不断探索与试错中积蓄力量。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启发性强,不仅为新生解答了学业与成长的困惑,更传递了“主动规划、勇于探索”的积极理念。相信在物理学院的广阔平台上,每一位新同学都能找到方向,逐梦前行,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人生蓝图。